关于参加第三届(2021年)北京市大学生
文创设计大赛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助力实现北京市文化中心功能的重要部分。为此,决定举办2021年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依托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创新创意要素,激发北京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含学历继续教育大学生)设计创意潜能和创新创业热情,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高校交流协作平台,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高校创意成果转化,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现将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初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对象及报名时间
报名对象: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和学历继续教育学生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9月23日
二、大赛主题与内容
本次大赛设置两个主题:
大赛主题1:“红色百年,青春筑梦”
大赛内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我们从积贫积弱走到富强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党建主题的文创作品的创作,能够充分表达大学生们对党的感激与热爱之情,用青春视角展现百年历程,用艺术语言描绘光辉成就,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历史责任感和奋斗精神。
大赛主题2:“青春文创,添彩冬奥”
大赛内容:2022年,北京-张家口即将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也因此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通过冬奥主题的文创设计作品的征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领悟冬奥精神,让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创产品成为我国冬奥会最好的名片。
三、大赛分组与作品形式
本次大赛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
1.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作品归为专业组
2.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作品归为非专业组
3.学历继续教育学生的作品归为继续教育组(不再区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
四、参赛方式
大赛启用网上报名系统(网址为bjwenc.cugb.edu.cn)进行报名参赛。个人在确认所在高校组织参赛的前提下,需登录大赛网站,在报名系统中注册、选择组别,并按照要求提交作品进行报名。
五、参赛作品内容要求
1.作品要具有创新性,要体现知识、艺术、技术等方面的融合,创意要符合大赛主题;
2.参赛者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保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对所提交的作品负全部责任。参赛作品不得一稿多投。如有侵犯他人版权、一稿多投等行为发生,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和所获奖项,并进行通报。
六、参赛作品的形式要求
1.作品的形式可为手绘图(扫描后提交)、电脑设计效果图或实物照片。设计图尺寸为A4(210mm×297mm);图片/照片分辨率为300dpi,单张图片/照片不超过3M;所有作品只提交电子版,格式为JPEG。提交的图片/照片要能体现作品的整体、局部、不同视角、尺寸等效果,每件/套作品提交的图片/照片数量不超过5张。除设计图外,每件作品提交一张缩略图用于网站展示,200*200像素,不超过2M。
2.图纸或照片背景不得添加任何装饰图案、参赛人模特照等元素标记,不得标注院校、专业、姓名等信息。
3. 设计说明应在200-300字之间,要包含设计构思、作品寓意及材料工艺介绍。设计说明填写在报名表中,不得出现在设计图片/照片中。
七、参赛人员、作品数量限制条件:
同一参赛者参与的参赛作品不得超过2件(套)。团队参赛的,同一件(套)作品只填报一次,须在报名系统中列出所有作者的名字并按贡献排序,每件(套)作品的作者不得超过5名,指导教师不得超过2名。(注意:获奖证书上的作者、指导教师的姓名和顺序将按照报名系统中的填报信息确定)。
注:本次大赛的校内初赛由设计艺术学院承办,学校将组织专家遴选初赛作品,并上报市教委。市赛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杨莉 王怡敏 于欣儿
联系方式:1881178153517812176990
团委 教务处
2021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