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院开展《视觉表现软件基础》思政公开课

首页 >> 人才培养 >> 精品课程 >> 正文

设计艺术学院开展《视觉表现软件基础》思政公开课 


66日上午,“思政元素融入《视觉表现软件基础》课程教学探索实践”项目负责人任镤老师为艺术与科技专业21级同学讲授了思政公开课,设计艺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杨大禹老师、科研副院长陶海鹰老师、视觉传达系主任杨明俊老师、艺术与科技专业教研室主任王喆老师,刘秀伟教授、滕晓铂教授、崔迎春副教授等老师参与观摩指导。

课程内容为“利用AI工具绘制中国传统纹样”,以腾讯会议为基本平台,结合印苑e学堂、学习通软件开展混合式教学,深度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在思政元素引导下提高专业课堂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课程融合思政元素设计实践目标,将软件工具的主要功能知识点进行串联,在教授技能的同时实现三全育人,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中使用软件工具表达设计创意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了多个契合点进行思政元素深度融合。首先是时政热点,通过展示冬奥会中我院教师团队基于传统纹样设计的视觉形象进行引入,介绍“北印设计”服务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学生的融入感和使命感,树立学校自信和专业自信。其次是传统文化元素,课程紧密围绕中国传统纹样这一对象组织教学内容,通过中心对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三类纹饰图样串联教学知识点,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欣赏传统艺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对国家民族的价值认同和自豪感,建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最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总结中运用量变引起质变对绘制形状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提示学生通过对简单几何图形进行积累变换的设计方法,可以改善单调乏味的画面效果,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课堂内知识活化的案例实践融合思政元素,同时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精神熏陶。教学活动之后,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改项目的成果和方向进行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