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院开展《艺术史Ⅰ》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公开课及交流讨论(第二场)

首页 >> 人才培养 >> 精品课程 >> 正文

设计艺术学院开展《艺术史Ⅰ》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公开课及交流讨论(第二场) 

图/文:崔迎春

1115下午,“《艺术史Ⅰ》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研究”项目负责人崔迎春老师为设计艺术学院同学讲授了思政公开课,设计艺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杨大禹教授,艺术理论部教研室主任王艳云教授艺术理论部教研室张馥玫副教授、张晨讲师,以及马院常红利老师等参与观摩指导。


     

设计艺术学院举行“艺术史Ⅰ课程思政”公开课观摩及交流研讨

在教学楼N3E-301教室开展教学,在思政元素引导下提高专业课堂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课程内容为“艺术史——秦汉、魏晋艺术”,课程融合思政元素内容融入课程讲解中,在教授艺术史的同时实现思想育人,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中打好理论与实践基础。



设计艺术学院“艺术史Ⅰ课程思政”公开课讲解

课程设计了多个契合点进行思政元素深度融合。首先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女史箴图》就是一幅反映人物画风貌的成功典范,它以女性作为绘画创作题材,通过反映女性的生活状态,它充分发挥传统教化功能宣扬妇女德行为内容,劝戒嫔妃们要修德养性,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次是《列女仁智图》描绘了15个列女故事,既是出于宫廷政治斗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在社会上广泛推行妇女的道德教育,这样的作品可以激发学生提升学生自身修养,树立高尚品德。

课后,崔迎春老师分别与思政理论团队成员、艺术理论部老师进行了教学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思政课程如何深入改革,更好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