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师生参加国际美术教育大会暨“教·育未来”论坛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印师生参加国际美术教育大会暨“教·育未来”论坛发布时间:2018-11-07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编辑录入:杨莉    

    11月1日至4日,北印师生作为中国院校代表之一参加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暨未•未来 教•育未来论坛",同时参加"未•未来 青年之为——大卫•格鲁斯曼合作课题 :中国制造2020"。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美术教育大会设计学科的主题论坛——"教•育未来"是"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继"激活创新圆桌对话""青年之为教育实践"之后的第三版块。本版块以教育领导者和策略者为主体,邀请全球各地的知名大学的校长、院长、教育专家和学者,通过五个分主题对未来设计教育发展进行持续探讨,分享他们对于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展现全球教育领导力,共同构建未来艺术设计教育全新模式,从而形成一个专家汇集、智慧碰撞、多元发声、合作共赢的全球设计教育共同体。


大会现场

    设计艺术学院执行院长张彬应邀参加11月3日的嘉宾对话,与康奈尔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尹米珍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立陶宛斯维尔纽斯美术学院校长奥德留斯·克利马教授、欧洲设计学院基金会董事会成员里卡尔多·巴尔博教授、开普敦大学设计思维学院院长理查德·佩雷斯教授、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巴库中心主任拉米兹•萨巴格教授、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生项目负责人莉娅·吉普森助理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艺术系前系主任乔苏·莫斯里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教研室费俊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何君副教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克莱夫·范·希尔登、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万凡教授同台探讨世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杨莉介绍课题

    《中国制造2020》由大卫•格鲁斯曼(美国/以色列)提出,课题以考察当代生产关系的思考为切入点,以学生触及的生活场景为视角,讨论会涉及全球化、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课题方法包括:调研、概念提出、草图与表达、头模型制作等阶段。课题试图通过浓缩的学生的世界,特别是设计学生的思考,展现一个产品和服务的"中国制造"的未来。设计艺术学院教师张彬、杨莉、刘玲、王旭共同带队参加了课题研究。


学生代表介绍课题完成情况

    本次课题围绕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用设计的方法去观察并改善生活痛点,提升生活质量,分别从"探索世界保障""回归生活品质""关怀弱势群体""创新日常体系""红色理想信念""历史文化传承"六个主题方面对设计本身观察、并思考,加以创作,在产品输出的同时强调文化和精神的输出,使设计者能够通过工业产品的载体来输出"中国创造"的文化精神,以创新的精神内涵来提升我国工业产品的品质内涵。


与会师生合影 

    通过本次参加和国际工作坊,北印师生与世界各国顶尖设计院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国际学术交流,开阔了师生的国际性设计视野,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印刷学院的专业和社会影响力。